很高兴看到这个问题,我一很喜欢关注手机等数码产品的消息,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清楚的。
这方面只有手机生产厂家最清楚,我们普通人一般只知道一部手机上常见的零部件。至于成本方面,除了苹果手机外,其他厂家的手机利润都比较低,普遍都在5%到15%之间,能够达到10%就已经很不错了,像国内的小米手机,利润真的很低,像红米NOTE7,晓龙660处理器,起步价才999元,别的厂家普遍都在1500以上,在这一点上,小米对得起“性价比之王”的称呼!
现在,基本上,人们都拥有一部手机,对于一个普通用户来说,人们无法理解手机的需求,一台手机需要多少零件?成本是多少?大家可以看我的答案!
所有硬件都通过该中继线相互交互,该中继线还执行部分电源功能。直接从主板输出电池,然后从主板向设备供电。主板对应于硬件,其含义不言而喻。基本上所有的硬件都内置在主面板中,如果主面板坏了,那么手机几乎只剩下一种情况。
屏幕也分为外部和内部屏幕,但是现在每个人都说整个屏幕,即使它始终具有内部和外部部分,仅将它们连接起来,外部屏幕主要负责接触器,内部屏幕主要负责显示,并且还要考虑屏幕和手机的连接,即通常所说的密封性。仅此一件将花费很多。重要的是要知道,手机的密封性非常重要,大型制造商不能忽视这个问题,而且成本是自然的。
目前,手机是一台机器,但是有一个后盖,就像今年刚发布的iqoo一样,后盖也是一个灯,Chumiza 9的后盖几乎没有奇幻的色彩,这后盖的价格比普通手机高得多,并且后盖的材料选择也很重要。有些手机是金属的,有些是玻璃或塑料的,所有成本都不同,尤其是金属后盖,您还应该考虑接收信号。
根据机型的不同,内部结构也有所不同,必要的配件是听筒,扬声器,麦克风,屏幕键盘主板以及各个芯片,包括电容电阻 电池.以前的手机集成度不是很高,会分很多的单立元件焊接在主板上,现在的手机把许多零件都集中到每个芯片上,主板上的电路可分为四个板块:射频部分\逻辑部分\供电部分\界面部分. 射频就是负责收发信号的与外界联络的,包括天线和控制器频率合成以及功率放大器,用来进行调制解调.逻辑部分有CPU和软件存储器等组成,就是处理一些常规的操作,包括控制整机各个部分工作.供电部分由电源IC和供电管,把电池的分配到各个元件上,保证正常工作。界面部分就是与我们之间进行操作和沟通的: 比如显屏,SIM卡,振动器,振铃,键盘,指示灯等等。 还有就是芯片的生产,目前最流行的山寨手机内部芯片***用MT芯片(台湾联发科MTK制造),优点是价格便宜,通用性好,功能强大。缺点是容易接触不良,出现故障,死机等。有国外的比如飞利浦,东芝,SKYWORTH ,日本有很多。国内很少有芯片生产,只有一些排线,麦克,外壳,电池这些东西国内有生产,厂家很多,一般质量根价格成正比(15块钱买的排线就比8快的使用时间长),电池我所知道的就是飞毛腿。生产流程基本就是手工加上流水线,外壳可以人工组装,内部主板上的小零件就是用金属锡,熔点比较低进行焊接。
手机零件包括:液晶屏 触摸屏 机壳 保护膜 内配 电池 耳机 充电器 保护套 排线 小板 IC 送话 听筒 振铃 振子 天线 卡座 卡托 耳座 触片 摄像头 开关键 锁键 触摸笔 数据线 ***线 转接头 移动电源 ***器 读卡器 面壳 中板 电池盖等
奇客答题,必属优质。
一台手机有几百个电子元件,最复杂的就是主板,上面集成了十几个芯片,包括处理器、信号芯片、WiFi模块、电源管理芯片、内存硬盘、各类传感器,同时连接摄像头、显示屏、听筒喇叭、充电单元。上述元件占手机硬件成本约90%。
从以上智能手机物料拆解示意图可见,手机硬件成本最大仍是显示屏,这也是为什么换屏总伤钱,这也是最常见的损坏。随着全面屏普及,折叠屏也已经开卖,科技新品刚商用时,因为***用更精密的工艺,也与良品率有关系,硬件成本肯定要高。
如果芯片把内存算进去,那硬件成本可能超过屏幕,这要看存储容量大小。其中手机处理器也是大头,顶级SOC芯片首发价格不低,比如高通骁***00系列处理器,国产手机要交专利费。
随着手机摄像头增加,这部分成本也会上升,但不能简单以像素论价,还要看哪家的传感器,索尼三星肯定比国产贵。
▲华为Mate10海外上市价格是699欧元或825美元,实际硬件成本为290美元,这个利润率其实不比苹果iPhone低。历代iPhone利润率大多保持在65%~70%,比如iPhone 11 Pro Max 512GB生产成本490刀,零售价是1449刀,利润率66.15%。
但是手机成本不只是硬件,还要考虑研发设计、软件开发、制造包装、营销销售等,利润大头仍然不在生产部门,甚至下游手机品牌也没有那么高,某些上游供应商反倒可能获益颇丰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moviegd.com/post/54197.html